观点荟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思想大讨论 >> 正文

刘三明:优绩主义视野下大学生的“内卷”

2023-11-01 15:01:59 刘三明 点击:[]

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育人工作实现“五育融通、师生融乐”目标的基础。而心灵上的自由发展可能是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焦虑、压力成为许多学生的常态,内卷成了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让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积极奋斗的同时,又能避免陷入内卷的漩涡。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提出的“优绩主义”概念可能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

桑德尔认为,优绩就是成绩、优点,这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以它为根基的优绩主义认为只要人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就能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人们通常认为优绩是件好事,它让优秀的人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但是,当我们以此将人区分为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候我就有点儿能理解我的课堂上那些期末成绩89分的学生为何那么生气了,因为他觉得差了这一分,他就从胜利者之巅堕入了失败者之列,这是他万难接受的。

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完全把学习工具化:闭上眼睛,无视问题的存在,就可以最大化收益,比如获得证书,或者拿到更高的绩点,他们用这样的想法来鼓励自己:总有一天,我会走出当前的局面,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是,一些成绩很好、当了主要学生干部的学生最后却因为一点儿小小的挫折出现了心理困扰,甚至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拼尽全力,而能够云开见月明是他坚持的动力,但是一旦云开不见月明,之前他闭上眼睛躲避的问题也不能躲了,他觉得自己前面所有的付出都化为泡影,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他可能就受不了了。

在这种背景下,对那些躺平的学生而言,躺平也不是他们的主动选择,而是焦虑的一部分,是精力耗尽的结果。太疲惫太茫然,生活变得很空虚,甚至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躺平。我们遇到的很多所谓“躺平”的学生,他们其实也很焦虑,很着急,但是就是行动不了。

所以,优绩主义对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带来了消极影响,胜利者为了保住胜利,不得不“卷”,而失败者则躺平,放弃未来和希望。

从优绩主义的视角来看,应对当前大学生内卷问题的方法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觉得是评价的多元化,成绩高低、考研与否区分的不是胜利者与失败者,而是选择或者发展方向的差异。这就涉及到我们讨论主题中的人才观,那些成绩一般,甚至有挂科经历的学生可能在别的一些方面也是人才,如果用一个简单、生硬的标准给学生贴标签,就难以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德智体美劳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不能只用某一个方面的表现给学生评价,更不要用某一方面的不成功给学生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而应该给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空间,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强调的五育融通的目的。我们应该避免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到了大学后,依然要挤独木桥,依然用单一的视角来看待和评价学生,可以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选择。

另一方面就是真正树立“以爱为本、用心育人”的理念。作为大学、作为教师,只要学生进了我们学校,那么我们的目的就不再是筛选学生,不是简单把学生划为好学生、差学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成长。这种成长可能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成长的快,更有优势,也会在其他方面慢一些,这就需要我们真诚的看到每位学生身上的优势和长处,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尤其是用以往的眼光看来比较后进的学生,这些鼓励对他们可能更宝贵,他们可能更需要这样的“看到”和“认可”,这些鼓励和认可对他们帮助更大,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一辈子幸福着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刘三明)



上一条: 孙倩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点的一点思考

下一条: 吕叙杰: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