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研究 >> 正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本科教学和改革工作重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9-26 [来源]: [浏览次数]:

根据学校和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我院《精准施策,谋划长远——菠菜老平台集合网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施措施》(2020年4月9日发)关于本科教学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葫芦岛地区疫情防控形式,以及我院自2020年以来在教学管理方面推行的相关政策,制定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和改革工作重点。

一、本科教学

1.常规教学工作安排

任课教师先准备好前3周的线上直播授课任务,理论课程教学严格按照课程表和教学日历进行;学生返校后,逐渐过渡到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以线下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实习、体育等实践类课程暂不开课,待学生返校后统一安排。有关线上授课的具体要求参见《菠菜老平台集合网线上教学管理办法》。

2.2022版培养方案制/修订

(1)基本原则

1)严格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和理念内涵,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标准为底线,以认证为抓手,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优势与培养特色,提升专业排位。

2)坚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突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包括学科竞赛、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

3)探索大类培养,尊重个性发展。相同学科或相近专业开设学科大类通识课(或平台课);进一步完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发展(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适当压缩或控制必修课程学分,增加选修课程比例;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搭建平台,可选择创新型和技术型公司(如百度、阿里、腾讯等)的在线平台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4)坚持传承优势,沉淀思考,稳步提升。各专业要在2022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再组织专业教师和专家讨论细节,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既保持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根据实际作出相应修订,传承本专业办学传统与特色,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

(2)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求和时间点

1)各专业在2022版培养方案当前版本基础上,组织本专业教师再进行一次讨论,于2月28日上交学院教务科,学院进行检查评估微调;培养方案要注重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强化过程性考核,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2)对于培养方案中没有争议的课程,可以马上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大纲撰写工作,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完成时间截止到3月20日。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设置务必与本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是1:1或n:1的关系,不能是1:n的关系。教学大纲中,对于成绩的评定需要增加过程性多样性的考核方式,至少应包含小组讨论、阶段性作业、慕课学习、期末考核等环节。

3.专业认证

各专业任课教师要认真修订所负责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按照本专业制定的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但支撑矩阵,结合课程内容和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要根据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和考核方式,合理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每学期期末要给出所授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和结论,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持续改进机制。

各系主任要结合学院下发的评价机制,组织人员制定好本专业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设计好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调查问卷、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及培养目标用人单位期望吻合度调查表;建立毕业生追踪机制,调查毕业生未来5年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各专业认证材料的组织和撰写由系主任负责,秘书配合系主任做好组织协调和材料收集工作,各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专业认证工作,认真做好各自本职工作。

4.专业、课程和团队建设

充分借鉴和传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专业的经验积累。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国家一流本科特色专业或相当水平;电子、电信专业力争获批辽宁省一流专业或相当水平;获批校级一流课程的课程,要进一步申报省一流课程,获省一流课程的课程,争取获批国家一流课程;继续推行教学内容和模板设计的标准化工作。

5.教师职业发展

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让教师看到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动力。学院将持续关注所有专任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通过派出参会、在线学习、企业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教师水平并定期考核,扩大每位教师的行业朋友圈,将视野拓展到校外和行业,争取让每位教师在更大更高的平台上发挥能力。

6.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鼓励每名学生在毕业之前要参加至少一次省级以上大赛,参赛项目根据教务处相关文件确定,学院和各专业定期组织竞赛;鼓励教师联合组建固定的学科竞赛团队,每个学科团队主攻2-3个学科竞赛项目,逐渐积累经验形成特色,各学科竞赛团队的基本信息和竞赛获奖每学期期末提交给各系主任备案(填写《学科竞赛团队基本信息和成果表》),各系主任汇总后提交学院教务科备案。

7.本科毕业设计

各系主任负责收集和分析毕设题目,对于与专业相关性不大、不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毕设题目要及时与相关指导教师进行协调并更换,坚决杜绝毕设题目陈旧重复、毕设内容空洞、不够先进等问题。系主任和毕设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好毕设时间点、内容完成质量和毕业论文质量。

二、存在问题与思考

(1)学科与专业局限性

问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知识体系受本学科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比较严重。

对策:1)加强不同学科专业教师之间的知识技能交流;2)加强学科竞赛团队建设和成果转化;3)学院积极搭建平台,推送教师走进当地企业和中小学的专业教育。

(2)知识传授与文化享受

问题:素质教育,严格意义上讲是通过教育和实践使学生的先天禀赋得到充分的生成和发展,培养其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本领和能力。高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未来谋生的知识技能,还应该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享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策:1)教师积极发挥各自在其他领域的特长(特别是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和文艺素养;2)学院增设文体活动场所,邀请文学、摄影、体育、音乐届的讲师走进学院。


2022年2月17日